《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15日

 

第一讲: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讲座理念:              

青少年阶段是个体发育的特殊阶段,他们由天真烂漫的儿童过渡成长为有一定责任心和事业心的社会成员。这期间的许多问题都曾困扰着他们,有待他们去解决,如像“为什么活着”的人生观,“认识自己和认同自己”的自我成熟问题,继承和掌握前人经验的学习问题,友情、爱情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困扰,使他们成为“多事之秋”。他们会因为意识到人生的责任和自身的发展变化而焦虑和烦恼。由成长而引起的心理冲撞和动荡,理想和现实在胸中的激烈冲撞,会波澜壮阔,心涌澎湃。为了帮助中学生摆脱迷茫,彷徨和无助,我们在这讲中将指导中学生怎样才能促进心理健康。

讲座的主要内容:

心理健康这个概念,1948年由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来的,当时的定义是“不但没有疾病,缺陷,还应该有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这个定义中最重要的一条标语标准,是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如果同学们不能适应目前的中学生生活,那就说明你这个人的心理健康有问题。我们许多同学来自于外校甚至外区县,离开了熟悉的学习环境,很长时间也未找到朋友,未融入新的集体,因此感到孤独和痛苦;为很长时间也未找到适应中学学习的方法而苦恼,这些问题都可以统称为心理问题或称心理素质差。

那么怎样的人才算是心理健康的人呢?世界卫生组织也制定了七条标准:

  • 智能良好。

大家一定会认为这是废话,我们都是中学生,哪个傻啊?的确,哪个都不傻。但我们这里所指的是“智能”,不是单纯的智力,智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和运用知识,经验,技能解决问题的综合,具体来说体现在四个方面:1、发现问题  2、认识问题  3、分析问题  4、解决问题。

社会上有很多现象,我们可以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就能解决。比如类似于一些简单的街头骗术,法轮功等,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可以识破,世界上怎么能有“水变油”,“意念移物”的事哪?人的腹中怎么能有法轮哪?可是就有一些人,其中包括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偏偏对此深信不移,便把握不住自己,在某些问题上犯了是非的错误,这些错误是智能上的错误,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是前提,解决问题是根本,所以,我们的智能提高应该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成立学习小组,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性质,深刻认识问题,会理解解决问题,

  • 善于协调与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指的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内心体验的内在反映。人的情感世界,外在与内在是基本保持一致的,也就是说内心的喜怒哀乐,可以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出来。一个人乐观,豁达,老是乐哈哈、笑嘻嘻,他过的一定很轻松、愉快,一个人整天斤斤计较,愁眉苦脸,就会觉得事事不如意,活着很累。所以要经常调节情绪,使自己处于轻松、愉乐的状态。

  • 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为了达到既定目标,主动克服困难的能力,是人所特有的。良好的意志品质要具备几个特点:

  • 目的性:

目的要合理。做为一名中学生首先树立一个正确的目标,也就是上中学干什么,为什么来学习?达到的效果是什么?做为一名新生,我看第一个目标就是如何适应高中的生活,如何适应在永定路中学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生活是关键中的关键,只有适应生活,才能有好的心情,才能提高学习意识。

    每个人的目标是不一样,制定目标的高低要以你的能力能够实现为准。要把目标分成阶段,最好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我们刚刚升入初中、高中,适应新的环境,可以当作近期目标,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可以当作中期目标,升入理想中的大学或完善自我提高个人修养可以当作长期目标或三年目标。目标对我们行动起激励作用。

  • 调整你自己的心态

    不管你在原来的学校多么辉煌,现在走进新的学校,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有一个让大家从新认识你的过程。原来你一直是班长,现在连小组长都不是怎么办?你歌唱的好还拉得一手好琴,可学校不组织文艺活动,使你的才华不能表现出来,得不到别人的赏识怎么办?这些问题现在有,走到社会更多。所以,我们要调整心态。如何使自己拥有阳光心态,以后我们还进行要专题讲座。

  • 要培养自己的坚强性和自觉性。

    我认为这个世界上,学习是最苦最难的事,学习需要不断地学,努力的学,终身地学,知识无穷无尽。这就需要我们持之以恒。许多知识枯燥无味,让我们没有兴趣,有些课程老师讲的不好,听不懂,在加上长的还丑,使你很烦燥。但这是主课又必须学怎么办?这就靠你的坚强性和自觉性去主动克服困难。再丑的老师看时间长了也就觉得习惯了。把坚持上完一节枯燥的课,当作上帝给予的修练机会,心里就会充满感激之情,就能学好。

四、果断性和自制性

    自制性就是自己控制自己,果断性和自制性跟一个人的经历,受教育的程度,知识的储备是有直接关系的,经历丰富,你的果断性就强,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为什么有的人就能当断则断,而有的人就粘粘糊糊,其原因除性格特征外,就是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所以我们要想做到果断和自制就一定先把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打扎实了,你才能自由的有效应对。

      五、人际关系和谐

我觉得人际关系和谐对大家来说最为重要,同学们7点多就来到学校,下午5点多才离开学校,我班几十人每天相处近10个小时,如果看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心也不顺,这日子怎么过呢?各人有各人的习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大家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来到这所新的学校,又组成新的班集体,如何能良好的适应新的集体环境要解决的第一问题便是人际关系要和谐,怎么才能做到人际关系和谐呢?

  • 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相对广泛的人际交流圈。也就是要有几个好朋友。
  • 人际交流要独立思考,要保持一个独立完整的人格,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盲从。
  • 在人际交流当中要注意宽以待人。也就是宽容别人、尊重别人。
  • 人际交往要积极主动,我们都是同学,关系单纯所以容易交往,只要你主动一点,就可能改善交往不良的局面。

第五,能主动地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

“人定胜天”这句话是错误的,应该说适应是绝对的,改造社会是相对。青年人喜好幻想,常把幻想当现实,然而现实与理想差距太大了,幻想实现不了怎么样?反正实现不了,那就放弃吧!结果一事无成,其实我今天讲座的另一个重点就是适应,学习的任务重了要懂得适应,班级环境差要懂得适应。学校的要求严了要适应,适者生存,物竞天择,这是自然法则,在适应的基础上讲改造,你的心情就会好起来,心理也就会越来越健康。

今天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讲,以后的系列讲座,我们还会陆续推出。让我们了解心理知识,运用心理知识,争做心理健康的人。

 

 

 

 

 

 

 

 

 

 

 

 

 

 

 

 

 

 

 

 

 

 

 

 

 

 

 

 

 

 

 

 

 

 

 

 

 

 

 

 

 

 

           第二讲  培养和保持良好的情绪

 

 

讲座理念:                  

在人的一生中,有顺境也有逆境,有欢乐也有忧伤,遇到挫折而产生抑郁不乐是正常的现象。青年学生遇事缺乏冷静遇思考,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致使他们常处于负面情绪如愤怒、恐惧、悲伤等被动之中。这些负面情绪对人的心身伤害很大,帮助同学认识消极情绪,消除不良情绪,将有助于他们的成长。

讲座主要内容: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以前所经历过的情绪体验。喜——怒——哀——乐—是情绪变化的基本特征。每一天,我们都在体验着这种情绪变化,当你心情愉快时,你会感到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到处都充满阳光;当你郁郁寡欢时,一切又都变得暗淡无光,就连鸟语花香也让人觉得讨厌,这些都是情绪带给你的感受,情绪、情感是能把握和控制的,只要我们了解情绪,学会控制的技巧,就一定能握住良好的情绪,改善不良的情绪,拥有健康的自我。古时候,有一位老人家,她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卖伞的,一个是卖扇子的,她总在忧愁中,下雨天担心卖扇子的儿子卖不出去扇子而无法生活,晴天时担心卖雨伞的儿子卖不出去雨伞而无法生活,今天愁,明天愁,结果一病不起。一天,来了一位智者,告诉他,你可以换位思考一下,下雨天你卖雨伞的儿子生意很好,你应该高兴;晴天时,你卖扇子的儿子生意很好,你也应该高兴,你的儿子天天都有发财的,你应该天天高兴才对,老人家一听有道理,病马上好了。

任何人都有情绪的体验,尤其是青春期的情绪更是丰富多彩,体验深刻。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人体的机能,能够促进人的活动,能 行成一种动力,激励人去努力,而且在活动中能够起到增力,增智的作用,与积极情绪相反的是消极情绪,会使人感到难受,会抑制人的活动能力,活动起来动作缓慢,反应迟钝效率低下,消极情绪会减弱人的体力和精力,活动中易感到劳累,精力不足没有兴趣。同时消极情绪还会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心理学家曾经作过一个实验,把同窝生的2只羔羊放在相同的草地中喂养,不同的是一只羊的旁边拴着一只狼,实验结果是怎样的呢?羊旁边拴狼的很快就死了。羊每天生活在恐惧中,吃不下,睡不着,当然要死了。前几天,新闻中讲一名青年因打架致人死亡后逃亡,在外潜逃七年后主动投身自首。究其自首的主要原因,就是恐惧和孤独,时刻担心被抓,不敢与人交往,没有亲朋好友,那种感觉无以言表,往往生不如死。

我们中学生心理特点之一就是情绪不稳定。忽而激动万分,忽而沉默  ,其情绪的明显变化主要与生理有关,与青春期体内的激素分泌不规律有关,但也与我们个人的修养有关。初三年级的小明,一天早晨,睁开眼一看表,晚了,上课要迟到了,就一边大声埋怨其母亲,一边穿鞋,不小心将鞋带系成了死扣,解也解不开,只好拿剪子剪开。好不容易穿好鞋,骑车就走,突然发现车子没气,赶紧打气,在路上又偏偏竟遇红灯,心理又急又气等到了学校早以上课,因为迟到老师批评了他,刚说两句,小明就大发脾气和老师顶了起来。由小事变成大错误,致使他几天都无心上课,这都是情绪惹的祸。面对类似的不良情绪,我们应该怎样来调节呢?

有人曾把中学生的情绪比做洪水并不过分。对待洪水不能只是一味地加以控制不让他爆发出来,因为光靠控制是不行的,情绪在身体内部积蓄会对身体有害,所以,情绪需要调节需要疏导,而且应在理智的安排下,对情绪进行调节,使我们的情绪达到喜怒有常,喜怒有度。根据前人多年的经验,我们认为调节情绪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转移注意力法:

注意力转移法就是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的事情转移到其他事情上,这样可以使人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从而激发积极愉快的情绪反应。上课时有几道不会做,老师讲解也听不懂心里很烦,如果下课后和同学做做游戏,或听个笑话,心情就会好许多。在家里看到老爸老妈经常吵架一定很烦,如果找同学们打打球,下下棋,也许烦恼就会抛在脑后了;有时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心情就很低落很糟,这时,如果你能到环境优美的地方去游览一番,心情马上会得到改善,这就是为什么人们都喜爱到美丽的地方旅游的缘故。另外,看看电视,听听音乐,散散步也是帮助我们转移注意力的好方法。目前流行听MP3中的歌曲,在这里我提醒同学们注意,当你情绪不好的时候,一定要听欢快的曲子,刚强有力的歌曲,如红旗飘飘、军歌啦,可以振奋人心,改善情绪。如果,此时还要听情意绵绵,或悲哀的曲调,一定会使你雪上加霜,痛哭不止。

二、合理的发泄情绪

现在许多公司或学校都设有宣泄室  ,就是当你不高兴的时候,到那里狠命地打一顿,把不满发泄出去,情绪会好些,这一点是情绪转移法做不到的,转移注意力的方法,适应于比较容易排解的情绪,对待那些难以排解的情绪应该采用合理发泄的方法,如突然失去 亲人,人们安慰其家人的常用方法是劝其哭出来,常说:哭吧!哭吧,大声地哭吗!而没有说去遛遛吧,到外面转一圈吧!因为遛一遛转一转不管用。苦痛的悲伤的情绪,只有向亲朋好友说出来,对着苍天,大地喊出来,大声哭出来,才能缓解我们的悲伤。发泄情绪的方法和途径很多除了哭、喊、诉外还可以通过剧烈运动、打、骂象征物的方法,排解不良情绪,在宣泄情绪的过程中,要非常注意的一点就是“度”,也就是宣泄要适当,不能缓解了情绪,伤害了身体,有一位同学失恋后,痛苦难以忍受,就用小刀在手臂上划了70多刀,这种自残行为不足取,一位老夫人忽闻儿子战死 伤心而大哭三日,眼里哭出血而成为瞎子,终身与黑暗为伴。因此,我们不但要懂得宣泄,更要学会控制。

三、控制情绪

很小的时候,我们常常为一点小事而争吵打闹不止,现在我们成为中学生懂得了“克制”两字的真正含意,因此开始变的成熟,等到老的时候不但知道“克制,忍让”两字的含意,更知道把他变成自觉的的行动,所以,修炼到一种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的境界,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一种超越于自我的境界,我们现在做不到,但必须努力追求。适当控制情绪的方法主要有

①自我暗示法:要和别人打架之前先数10个数,也许就会避免一场无谓争斗。上台表演之前跟自己说“别紧张,我一定能唱的非常好”,也许你就会成功的。给自己找个合适的理由,让大错误变小错误,从而减少自责自罪或减轻不良的情绪反应。

2)自我激励法:把挫折,不幸当作上帝给予自己锻炼的机会,“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世界上凡是成功之人有谁没有经历波折、痛苦,面对这些小小的困难,我一定能战胜。自我激励不但能改善情绪,更可以使人坚强勇敢起来。对个人的发展很有帮助。

3)心理换位法:也称为换位思考,“我要是他会是怎样呢?”“别人出了这样的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别人是不是也有出现过同我一样的问题。”换位思考让我们转变偏面思考问题角度,正确地认识问题,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拿到考卷突然感到考题很难,很多都不会做,因此,紧张焦虑起来,越紧张越不会做,就会使考试越不理想。如果我们换位思考一下也许会缓解紧张,使情绪稳定下来。应该这样思考。“我感觉难,大家都难,我要是考不好,别人也都会考不好。”

  • 升华法:

一个人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他就会对人生充满信心,他的情绪也会变得积极而稳定。心胸宽广的人,热爱生活的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人,他们能主动适应生活、体谅别人,对生活充满乐趣,因而情绪自然是“健康、积极而稳定的”。

良好情绪的培养其关键是靠自己,今天我们了解中学生情绪的特点,学习了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将所学的方法,灵活地运用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相信经过长期的锻炼,同学们都会达到较高的境界。最后,我提炼出几句话送给大家:

不自悲,不自怜,不过分自责。

要直率,坦诚,言所欲言,以消除心理压力。

要容忍、体谅,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

心底无私天地宽,不要患得患失,想入非非。

 

 

 

 

 

 

 

 

 

 

 

 

 

 

 

 

 

 

 

 

 

 

 

 

 

 

 

 

 

第三讲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讲座理念:            

正常的人际交往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尤其对于刚升入初、高中的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更为重要。中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人际交往经验不足,在刚刚踏入的新的环境中往往不知所措,不能适应,感到孤独。为了帮助同学们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会合理地沟通,度过一个快乐的中学时光,我们在这讲中主要针对同学们经常遇到的人际交往的问题(交友专题)进行辅导,使同学们迅速提高交往能力。

讲座的主要内容

社交能力是指参加社会群体生活与周围人们相互交往,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说服能力,指挥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成功人士只有15%左右来源于专业知识而85%的成功因素是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实践证明人际交往的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人际交往不仅有助于人的成功,而且还有助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对我们中学生成长更具积极的作用。

首先它给情感处于发展中的中学生带来心理上的稳定感、满足感和安全感,给中学生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宽松环境,彼此之间能够学会合理地沟通。其次,它可以帮助中学生认清自我角色以及相互间的责任,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求得共识,并了解社会,减少对立与冲突,学会尊重与平等,合理地与他人相处,另外,它可以使中学生的社会经验积累加快,知识面迅速扩大,同时有利于男女之间互相全面了解,为进入社会获得异性的信赖与友谊,奠定了基础。

理解和懂得了人际交往的意义和作用,我们更加迫切地需要马上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想要知道如何才能广交朋友,怎样让别人尊重自己?怎样获得真正的深厚的友情?

其实人际交往是有原则,把握住原则就会得到友情,丧失原则就会众叛亲离。尤其是交友更要讲原则。

张三和李四是一对好朋友,他俩约好星期日下午1点在图书大厦见面一同去买书,星期日下午张三早早来到图书大厦门口等候,左等右等不见李四同学的踪影,心里那个急啊。第二天上学时,张某见到李某的第一句话就是“昨天你怎么没去啊!我在大厦门口等了你一下午”。而李四却说:“唉,我忘了,你怎么死心眼呀?看我没去,你就自己去买书吧?”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李四同学的言行,李四不守信用,还讥笑朋友,长此下去,别人不会再跟他交朋友,所以在交友中,第一条原则就是诚实守信。言必信,行必果,与诚实的人打交道,我们有安全感,所以,我们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教导我们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这句话在社会交往中可以灵活一些,但对朋友不能虚情假意,口是心非,否则,日后被朋友识破而失去朋友的信赖。

第二条原则是宽容理解的原则,长时间与朋友相处难免产生不愉快的磨擦甚至争吵。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呢?关键是严格要求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理解并宽容朋友。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大家现在看看你们周围的同学,有没有缺点和不足的人,也就是十全十美的人,没有,想一想在你所有认识的人中有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所以,在平时交往中,如果出现小的或无原则性失误,要以宽容理解的姿态对待朋友,对待他人。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前几天的一个中午,我正和值班室的陈老师说话,一位初二的男同学推门进来就问:“喂,有饭勺吗?”没人理他,他提高音调又问到:“喂,有饭勺吗?我的饭勺丢了?”依然没人理他。这时一名高中的女同学推门进来,说“老师,我的勺丢了,能再给我个勺吗?”陈老师起身从抽屉里拿了一个勺给了她。为什么同样一件事会有两种不同的结局呢?那就是尊重的结果。所以宽容理解朋友应该体现在不吹毛庇,不怨恨朋友,不要以自己为标准要求朋友,胸襟开阔一些,不要事事时时争强好胜,给朋友留点余地和面子    ,           

 第三条原则是互相尊重的原则,这条原则在人际关系中被称“黄金律”或“黄金法则”。若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应尊重别人,尊重别人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也是友情赖以存在的条件,是搞好朋友关系的基础。现在同学们中间有个别人,依仗着胳膊粗力气大,社会上有几个不三不四的朋友,打着朋友哥们的旗号,欺辱他人“哥们今天忘带钱了,借2元。”或“帮我买瓶水”或说“帮忙,把上网钱先垫上。”自视高大,欺辱弱小。把朋友当成“工具”,这样的人不是朋友,是敌人。是打着朋友旗号的敌人。真正的朋友不因家庭、经历、工作、容貌的不同而区别对待,不会拿朋友的生理缺陷隐私开玩笑,而是尊重朋友的尊严和人格,尊重朋友正当的权利和意见。

第四条原则友善热情的原则,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总是希望得到交往对象的同情、帮助。如果这种帮助得不到满足,相互间的交往就缺乏吸引力。因此,在与朋友交往中,要注意乐于助人,当朋友需要帮助时,要毫不犹豫地伸出友谊之手,及时地予以帮助,当朋友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应予以热情支持,当朋友经济上遇到困难时,应尽力予以扶助。并且在帮助朋友的时候,不要摆出一种有恩于人而念念不忘的姿态,但对别人的帮助,不论受益大小都应向朋友表示出诚恳的谢意。

我们只要加强修养,塑造自己人缘型的个性品质,在交往中遵循交往规律和交往原则,我们就会拥有朋友,我们的社交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就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四讲学习是生命发展的阶梯

 

 

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学习者,但每个人学习的需要并不相同,有的人为了发展,有的人为报答,有的人为了竞争,更多的人是为了获得知识和能力。为获得知识和能力而学习是一个人最重要也是最稳定的内在学习动力。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在我们同学中为了获得知识和能力而学习的人非常少,仅占15%左右,这个事实就是造成目前中学生不爱学习,不会学习的重要原因。

一个人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觉悟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只有学习才能使自己天天能感觉到自己在前进在超越,超越自我,自我超越才是人生发展的目标。

学习中最关键的应该是对学习的认识,对待学习的态度,如果我们把学习当作生命发展的阶梯,把学习与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就会对学习有深刻的认识,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就会使我们更主动、更积极地学习、勇敢地面对未来。

中学生时代是学习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的黄金时期,爱好喜学是最基本的要求。我认为学生爱学是万善之源,厌学是万恶之源。试想当精力充沛身体强烈的青少年拒绝读书学习,他们巨大的时间空白将会干什么呢?求知的世界阳光灿烂,无知的天地充满危险,所以读书求知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是最明智的选择。

一、学习是人的生命本能和发展。

首先让我们一起回想婴儿学习走路的情景,幼儿的这种学习非常可贵,它体现了人类最源本,最和谐的天性。他们随时随地的学习,运用所有器官,能力,思想,情绪的学习,向周围的一切学习,他们伸展着手臂,哭着,叫着,走着,不顾一切的学习着,因此,他们的生命发展很快。面对孩子们的学习,面对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周围的人都在为他鼓掌,每个人都充满幸福和快乐。这样的情境才是人类的真正学习和教育。

其实,热爱学习是人的生命的本性,每个人都有着最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潜能。当我们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的时候,当我们感触,体验到学习与自身生命变化的发展相联系的时候,特别是当我们积极主动探索发现和发展的时候,学习就会变得那样快乐、美好、高效、创新。

学习是人的生命的本能和发展。学习是身体的、知识的、智能的,情感的,精神的,社会的等整体的生命的学习。学习的过程是整体生命的生存和发展过程,是整体生命的完善过程。

所以再没有比人的生命发展更有意义的了。

二、快乐学习,学习快乐。

许多同学都有理想,有目标,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实施起来都非常难,课堂学习苦而累,需要顽强的毅力,面对电脑游戏,文体活动、娱乐活动与学习的冲突,往往很难抉择。怎样让那些枯燥的数据化变得生动而喜爱呢?其中的法宝就是:

  • 积极的心态

积极的心态是指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或心理反应倾问。一个拥有积极心态者,常能心存光明远景,既使身陷困境,也能以愉快和创造性的态度,走出困境,所以,在看待事物时,应考虑生活既有良好的一面,也有晦暗的一面,但如果我们强调好的方面就会产生良好的愿望与结果。成功的公式应该这样来写:勤奋+方法+心态=成功,许多事情的结果,取决于我们的认识和看法,同一件事件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也会产生不同的结局,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就拿高考来说我们既要勇敢迎接挑战又要平和,坦然的面对,不以一分论成败,不以一次定乾坤。对待学习更是如此,快乐着去学习必然收获学习中的快乐。

“用快乐的心情去做你喜爱的每一件事,让积极的心态伴随你的一生。

()、利用兴趣、培养兴趣

兴趣是人的基本需要,是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是人的意识对一定事物或活动的内在趋向性和选择性。面对浩翰无垠的知识海洋,熟视无睹,麻木不仁,缺少兴趣,我们不如说他缺少生命活力。让我们翻开词典去找一下,由于有了强烈兴趣而达到的境界:积极主动,如饥似渴,废寝忘食,持之以恒,夜以继日,手不释卷。兴趣对人的发展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定向作用,一个人现在做什么,不做什么是由自己的兴趣来定向的,因此,要努力地引导自己发展那些积极的健康的兴趣,坚决拒绝和抑制那些低级趣味的不正当的兴趣。如打牌,赌博,恶作剧等。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

爱因斯坦说:“推动我进行科学工作的是一种想了解自然奥秘的抑制不住的渴望,而不是别的感觉。

中学生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开扩法:多接触事物,多读书,多参与实践活动。(举例)

2、突破法:认识优势,发扬优势。(举例)

3、迁移法:把人对其他方面的兴趣转移到学习兴趣上来。(举例)

4、讨论法:讨论学习是现代群体互动式学习。(举例)

5、理智法:把兴趣和远大目标结合起来,形成志趣(举例)

人的兴趣是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虽然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它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原来对某学科或某方面的知识不喜欢,没兴趣,但在学习过程中,端正态度明确动机,就会有愈来愈浓的求知欲望,渐渐就产生了兴趣,这样就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爱因斯坦曾告诉我们要自觉培养学习兴趣,而不是说学习要以个人兴趣爱好为转移,使学习服从于兴趣爱好。

今天的讲座主要是让同学们树立一种学习观念认识一种与生命发展相联系的学习观念,坚信这种观念,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学习,相信每个同学都将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去学习、去挑战未来。

 

 

 

 

 

 

 

 

 

 

 

 

 

 

 

 

第五讲  应对挫折
 

 

讲座理念: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祝福亲朋好友,祝你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心想事成。但实际上,这种祝福只是人们良好的心愿,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很难一帆风顺,万事如意,从而遭受不同程度的挫折和打击。就中学生而言遭受的挫折也是很广的,常体现在:学习成绩下降,升学不理想,人际关系不良,家庭变故,患病伤残,失恋等,如果不能正确的对待挫折,将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轻者影响学习和生活,重者攻击他人或伤害自己,甚至造成人格的歪曲,而影响一生的幸福,所以,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掌握应对挫折的技巧和方法,同时提高心理的承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讲座内容:

《心理学大词典》对挫折是这样解释的:挫折是在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

如果我们用简单的话来说,挫折指的就是欲望与现实的矛盾。挫折是一种内心的体验,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情感反应,欲望越高与现实的矛盾越突出,挫折的体验就越严重,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当人们遇到了挫折,在生理和心理上出现本能反应,生理上的反应主要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心动过来速,失眠,便秘,尿多或尿小,手心出汗,脸红,手抖,咬牙切齿,月经紊乱等等。心理上的反应称为心理防御机制,是人心活动的一种应激状态。心理反应与生理反应同时出现,相互作用使反应和方式减轻。有利于人体心身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为良性心理防御机制,不利于人身心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为不良的心理防御机制。常见的表现形式:

一、压抑:内心很苦,用时髦的话说,叫“郁闷”。一个人坐在那儿,不愿与他人说话,情绪低落,甚至独自落泪。这是常见的心理反应,自我压抑程度大,不利于身心健康,压抑程度小,可能就有利于身心健康。

二、攻击:当个体遭受挫折后所采取的一种较为激烈的行为方式,攻击可分为直接攻击与转向攻击。高一(1)和高一(2)班篮球赛中发生争执,由争吵漫骂发展到群殴,结果造成多人严重受伤的局面。这是直接攻击的典型案例,当个体受到挫折后,经常会引起愤怒的情绪,从而对引起挫折的人或事物发起攻击,如怒目而视,开口骂,动手打,以发泄心头的不满。直接攻击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给个体带来更大的挫折。有许多时候,我们不是把攻击对象对准引起挫折的人或事物上,而是转向他人或他事。如在家中受到父母打骂,不敢顶撞,而把怒气发在狗身上。

有些同学因考试不理想,或受到老师批评,心理不平衡又无法排泄,就撕本摔文具,或在同学间无端发泄,从而使攻击者成了无辜的“替罪羊”。直接攻击不可取,转向攻击也是不可取的。他不仅迁怒于他人,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他人的人格,经常用这种方式发泄不满,同学朋友都会疏远你。

三、幻想:某学生平时学习很好,考试失败后看到其他同学高兴的样子,生气地想:“你美什么美,等高考的时候我比你们都考得好!”他幻想着能克服困难,取得好成绩,但不付之行动,一味只是沉湎于幻想,结果就会养成一种“空想”的坏习惯,这对于将来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逃避是指当个体受到挫折后陷入一种幻想之中,在想象中寻求满足的一种对待挫折的方式。幻想虽然可以使人暂时脱离现实的痛苦和烦恼,缓解挫折感,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并不能解决问题,有时反而不能够使人很好地适应现实生活。所以我奉劝同学们,不要用空想对待挫折。

另外,挫折还有很多表现形式,如否认,推诿,仿同,反向,抵消,隔离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生理和心理发生着巨大变化。各种挫折也会接踵而至,最常见的挫折有学习挫折,交往挫折,情感挫折,性的挫折等。往往会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学者们称之为“青春期综合症”或“挫折综合症”。

有一位高一的女学生,初中学习很好,上高中后被分在重点班,但由于不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学习成绩下滑,终因成绩不好,被分在普通的班级,从重点班下来后,同学们不爱理她,她自尊心时常受到无情地打击,从此自暴自弃,郁郁寡欢,最终不能坚持上学而提出退学。这是遭受学习挫折的典型代表。好学生有学习挫折,差学生学习挫折更甚,由于基础太差,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和信心,并产生了恐惧心理,为学习而苦恼,陷入了学习—成绩差—别人看不起—心情压抑—失去信心—自卑的恶性循环中,难以自拔。

目前独生子女在中学生中占绝大多数,人际交往问题是他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缺少同龄伙伴朋友,不知如何交往,因而在交往中明显不适,惶恐,害怕与陌生人接触。这些表现是交往挫折,交往障碍的同学常常自卑,自认为自己缺乏能力,长期的交往挫折会造成害羞,沉默寡言,孤独,不善交际等性格。

有一位男同学,由于母亲因车祸而丧生,他痛苦至极,从此一蹶不振,仅隔一年,父亲再婚,他感到难以接受,与家长处于对立状态,尽管父亲和继母做过许多努力,但他仍然情绪消沉,极少说话,放学后就把自己关在屋里,最后抑郁成病,无法上学。我们把这种感情上受到刺激,或打击后产生的情绪状态叫做感情挫折。感情挫折有来自于家庭亲人的,来自于异性的情感挫折,来自于朋友之间的情感挫折。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挫折还有许多,我们将在以后的课中再剖析。

了解挫折,认识挫折的目的,在于应对挫折,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预防和应对挫折的方法:

1、了解自身对挫折的反映,反映的程度,影响的因素。简单地说就是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认识别人是我们心理课的重要任务。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控制自己。你说我这人好发脾气,那就要先认识导致自己发脾气的因素有哪些,程度有多大。

2、提高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主要包括:

1)提高生理的应激能力。

2)增加生活经历,见多了,也就无所谓了,特别是我们中学生要主动接触社会,增加社会阅历,要充分认识到幻想与现实的差距,思考问题不能太单纯,要多方面地去想想。任何社会都有阳光灿烂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只是多少的问题或解决方式的问题。

3)调整思维方法。

4)尽可能地调整心理防御机制,学会幽默和自嘲。

3、对挫折的调节。自己要学会对挫折进行调节。这个调节是互动的,不仅要降低标准,同时还应努力进取,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方法。也就是说对挫折的调节是动态的。

4、积极寻求社会支持。遇到挫折,要积极主动地寻求社会支持。比如在学习中遇到某个问题,怎么办?找人问那,同学,老师,家长都能帮你。失恋了,单相思了,找朋友谈,找心理医生。只要寻求社会支持,就能有效地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5、知识的积累。知识积累的越多,知识面越宽,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

 一般我们认为挫折给人带来灾难、失意和无情地打击,但事实上,挫折对个人来说具有“利”和“弊”的两重性。不经风浪怎见彩虹,挫折虽然使人内心痛苦,情绪紊乱,行为偏差,但它能够引导我们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增长才干。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曾经说过:“世界上的事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意,挫折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鲁迅也曾经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_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名人名言说明一个道理,挫折,既能毁掉一个人,也能激励一个人,成就一翻事业,其中的关键在于人如何对待它,遇到挫折后,自我逃避与自我防御均是消极的反映,我们提倡积极地面对挫折,即:将挫折变成动力,在挫折中不断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