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建设 > 正文
认真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
来源: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25日

在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时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历史地位、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些重要论述,有助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说过,每个时代总有属于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把思想理论和人类社会向前推进。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成为开放发展的思想体系,总是随着时代的步伐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不仅提出了客观要求,而且提供了现实可能性。科学发展观就是我们党在深刻发展变化着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在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完成新任务中应运而生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必然产物。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经过29年的发展,我们已经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例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等。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因此,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同我们党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我们党在深刻把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中形成的新认识,是我们党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既有扎实的现实依据,又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最基本的理论依据,那么从直接来源上看,科学发展观更主要的是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中心内容。发展是我们党始终为之奋斗的根本任务,是贯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围绕发展这一主题,我们党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思考和探索,随着实践的前进而不断深化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作过深入的理论思考和总结,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的思想,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和发展布局等方面作出过一系列理论贡献。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历史过程,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和艰辛探索,凝聚了新中国5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关发展的思想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十七大报告一个最大的贡献,就是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这个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凸显了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我们把握发展机遇、解决各种矛盾、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提纲挈领,切中实质,就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所作的最全面、最深刻而又最鲜明的新概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部分,也是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部分,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丰富创新了我们党逐步形成的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的。“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坚持协调发展,就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

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注重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出发,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注重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相配合,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就是以全局意识、长远眼光、科学态度,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各要素的良性互动。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科学发展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又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它既要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更要求把“好”放在首位,坚持好中求快,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使我们对发展这一主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为我们指明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康庄大道。